行业新闻
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
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
将于11月18日至19日
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
精彩看点有哪些? 带您抢先了解 大会秉承 “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”主题 会期一天半 期间将组织开展“一会一展一赛 一对接一研讨一招聘”等六项活动
是指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 着眼于工作部署,通过主题宣传片展播、劳务品牌成果展演、劳务协作情景展示、签约仪式、领导讲话等环节,集中展现全国优秀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建设成果,系统总结发展经验,并对下一步做好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工作进行再部署、再动员。 是指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成果展 着眼于成效展示,通过图片展、特色主题展、地方展、美食街区及中央舞台表演等多种形式,集中展示我国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工作成果。 特别是首次设立图片展,全面呈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从自发到有序、从大规模到高质量的发展历程;创新设置中央舞台,为观众提供劳务品牌特色节目现场展演的视觉盛宴;当然还有保留的美食展示项目美食街区,让大家亲身体验“舌尖上的劳务品牌”。 是指劳务品牌工作赛(展示交流) 着眼于业内交流,汇聚了全国从事劳务品牌工作的“行家里手”,进行现场演讲、技艺展示、节目表演,交流劳务品牌规范培育、技能提升、带动就业、扶持创业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。 是指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对接交流 着眼于资源对接,组织劳务协作省份交流经验,组织劳务品牌与行业协会、培训机构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、大型用人单位、产业园区、投融资机构等对接洽谈和现场签约,实现“政府搭台、市场唱戏、群众受益”。 是指劳务品牌发展研讨交流 着眼于深度研讨,通过主旨报告、对话交流等方式,集中来自政府、院校、协会、企业等多方面代表,交流推进劳务品牌建设的创新实践成效与理论研究成果。特别是请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和专家学者面对面进行圆桌对话,让一线实践和理论研究深度碰撞交流,共话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之路。 是指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专场招聘 着眼于人岗匹配,设置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、重点群体、沿边临港产业园和重点产业园、国企民企、广西各地市等招聘专区,重点邀请跨省劳务协作企业、劳务品牌企业、重点产业园区企业等4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招聘,集中投放2万个岗位,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。 5项平行活动: “N”系列配套活动:
广西壮族自治区
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筹备工作
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
一是高位推动,周密组织 二是精心策划,丰富活动 三是优化保障,确保圆满 四是多维宣传,营造氛围 延伸了解 “十四五”期间,各地持续深化劳务协作,努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增收 劳务协作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力抓手,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,也是我国“全国一盘棋”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各地持续深化劳务协作,不断加强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协同,努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增收。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:“健全”“拓展”“聚焦”。 一是“健全”,就是坚持在健全协作机制上下功夫 持续完善东西部协作、对口支援、区域劳务协作联盟等协作机制,加强信息协同、服务协同、培训协同,努力让农村劳动力稳岗有支持、外出有渠道、返乡有承接、生活有保障。 大力建设区域就业服务中心、驻外劳务协作服务站点等协作载体,更好提供跨区域就业服务。 二是“拓展”,就是坚持在拓展协作内容上下功夫 在协作内容上,从传统的劳动力输入输出,扩展到技能培训、岗位对接、产业合作、社会保障、劳务权益保护等全方位协作,进一步提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。 在协作领域上,从传统的家政服务、生活餐饮、文化旅游等,扩展到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,大力培育劳务品牌,进一步提高劳务协作就业质量。 三是“聚焦”,就是坚持在聚焦协作重点上下功夫 加强劳务输出地输入地对接,聚焦返乡农民工、脱贫人口、防止返贫致贫对象三个重点,突出输入地与输出地协同,提供稳定岗位、转岗服务等支持,千方百计稳定务工规模,坚决守住不发生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农民工规模增长至2.99亿,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始终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。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了方向、擘画了蓝图。人社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,努力推动劳务协作机制更健全、内容更丰富,打造更多劳务协作样板,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 加快推进劳务品牌发展壮大,人社部门有这4方面举措 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能力强,具有地域特色、行业和技能特点,日益发展成为促就业、助发展、惠民生的综合载体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相关部门一道,坚决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不断加大政策支持、强化服务保障,推动劳务品牌建设呈现从自发性向组织化、从粗放式向精细化、从简单劳务向产业融合转变的良好趋势。下一步将坚持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,以推动劳务品牌提质升级为主题,以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为主线,加快推进劳务品牌发展壮大。 一是进一步强化系统化支撑 加快健全政府、市场、社会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,用好政府、市场“两种资源”。一方面,充分发挥政府作用,综合运用财政、税收、就业等政策,引导培育一批劳务品牌。另一方面,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组织品牌建设单位与市场主体对接,集聚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数据等要素,壮大升级一批劳务品牌。 二是进一步强化品质化发展 强化标准规范,贯彻劳务品牌规范化建设指引,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,引导制定行业标准、服务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。强化技能提升,利用职业院校、技工学校等,加强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,努力培养一批技能大师。强化技能评价,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评价方式,引导更多劳动者投身劳务品牌建设。 三是进一步强化产业化升级 注重需求驱动,挖掘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市场需求,引导劳动者依托品牌创设企业、创新业态。注重龙头带动,培育一批劳务品牌龙头企业,建设一批行业性、区域性联盟,带动劳务品牌集群式发展。注重产业推动,搭建产供销对接平台,推动劳务品牌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,深度融入地方特色产业。 四是进一步强化多元化推广 培育特色品牌,建立劳务品牌项目资源库,持续推出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。健全推广机制,接续实施品牌展示、对接洽谈、交流研讨活动,提升品牌知名度、认可度、美誉度。加强品牌宣介,持续开展劳务品牌及其形象代言人系列报道,全面、深入讲好品牌故事。 培育劳务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、长期工程,需要政府市场相互助力,也需要不同部门凝心聚力,更需要政策服务同向发力。